幽門螺桿菌是專性微需氧菌,穩(wěn)定生長需要含2-8%的O2,在大氣和厭氧條件下均不能生長。從臨床標本中分離野生株都必需補充適量的CO2。幽門螺桿菌生長緩慢,通常需要3-5d或更長時間才能形成針尖狀小菌落。許多固體培養(yǎng)基能用作分離培養(yǎng)幽門螺桿菌的基礎培養(yǎng)基,但必需加入適量的全血或胎牛血清。MAX適培養(yǎng)條件為電熱恒溫培養(yǎng)箱37°C和pH7.0-7.2。
幽門螺桿菌(Helicobacter pylori,Hp)是一種專性微需氧菌。它的穩(wěn)定生長需要依靠在生長的微環(huán)境中含2-8%的O2。因此,它在大氣中和厭氧條件下均不能生長。從臨床標本中分離野生株都必需補充適量的CO2。
許多固體培養(yǎng)基能用作分離培養(yǎng)幽門螺桿菌的基礎培養(yǎng)基。例如:腦心浸液瓊脂、哥倫比亞瓊脂、布氏瓊脂和M-H瓊脂等。但必需加入適量的全血(馬、羊或人)或胎牛血清作為補充物。加入適量的活性炭(0.2%)或淀粉(1%)亦有利于吸收培養(yǎng)基中衍化產(chǎn)生的毒性氧離子。
幽門螺桿菌生長緩慢,通常需要3-5d,甚至更長時間,才能形成針尖狀小菌落。為了避免快速生長的兼性厭O2菌和霉菌等的過度生長,常需加入由萬古霉素、TMP、兩性霉素、多粘菌素等組合的抑菌劑。幽門螺桿菌在液體培養(yǎng)基中生長更加困難。這可能與在液體里面更難保證菌體周圍穩(wěn)定的微含O2量環(huán)境有關。
在血瓊脂中,幽門螺桿菌不能在含有5%膽汁的情況下生長。將細菌暴露于含有5%膽汁的液體培養(yǎng)基中30min,有25%的幽門螺桿菌被殺死。這說明幽門螺桿菌通過十二指腸時尚有生存的可能性。
有報告幽門螺桿菌能在33-40.5°C和pH6.6-8.4條件下生長。但實際應用中仍以電熱恒溫培養(yǎng)箱37°C和pH7.0-7.2為MAX適條件。幽門螺桿菌對低pH比一般細菌有較強耐受力。電鏡下,甚至偶然可見幽門螺桿菌鉆入壁細胞的分泌小管中。Clyne等認為酸對幽門螺桿菌既有殺傷作用的一面,亦有保護作用的一面。他們把尿素酶陽性的野生株N6和尿素酶陰性的突變株分別接種在含有或沒有10mmol尿素的兩個pH范圍從2.2到7.2的37°C PBS中,30min后然后測量活菌數(shù)(CFU/ml)、上清液的pH和溶液中的氨量。結果N6株在沒有尿素的pH4.5-7.0的PBS中生存良好,甚至在有尿素的起始pH為3.5的溶液中亦能生存。然而野生株和突變株均不能在堿性環(huán)境中生長繁殖。存在野生株和尿素的酸性溶液的pH迅速從3.5升至8.45。尿素酶突變株在pH4.5-7.2的溶液中存活,不對尿素起反應。野生株N6暴露于氨的濃度高達80mmol仍能存活。胃的酸性環(huán)境可能對存活于尿素中的幽門螺桿菌有殺傷作用。但是幽門螺桿菌決不能存活于含有尿素的正常環(huán)境中,因為隨后升高的pH的危害性遠超過氨的毒性。
早期認為幽門螺桿菌并不在代謝中利用碳水化合物獲得能量,而是利用有機酸和氨基酸。但Reymolds等研制了一種合成培養(yǎng)基證明精氨酸、組氨酸、異亮氨酸、亮氨酸、甲硫氨酸、苯丙氨酸、纈氨酸是幽門螺桿菌的必需氨基酸。有一些分離株還需要丙氨酸或絲氨酸。沒有葡萄糖時,幽門螺桿菌也不能生長。有適量葡萄糖和丙氨酸時能大大促進其生長。這說明葡萄糖可能是幽門螺桿菌能量和碳源的重要來源之一。幽門螺桿菌只含有MK-6呼吸醌,不含有所有彎曲菌屬中普遍存在的甲基化MK-6呼吸醌。
幽門螺桿菌是專性微需氧菌,穩(wěn)定生長需要含2-8%的O2,在大氣和厭氧條件下均不能生長。從臨床標本中分離野生株都必需補充適量的CO2。幽門螺桿菌生長緩慢,通常需要3-5d或更長時間才能形成針尖狀小菌落。許多固體培養(yǎng)基能用作分離培養(yǎng)幽門螺桿菌的基礎培養(yǎng)基,但必需加入適量的全血或胎牛血清。MAX適培養(yǎng)條件為37°C和pH7.0-7.2。
版權所有©2024上海喆圖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備案號:滬ICP備14016230號-5 管理登陸 sitemap.xml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(wǎng)